Design in the post-pandamic era
后疫情时代的设计
第二届上海市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以“后疫情时代的设计”为主题,邀请广大青少年用创意的思考和设计的语言来描绘更为积极美好的未来。
在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个人防护、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学习、社交和消费娱乐等生活场景会有哪些新的需求?是全新技术的产品、安全友好的空间还是丰富虚拟的世界?
设计案例借鉴
+ ABOUT
产品/服务
如果你是设计师,会如何应对后疫情时代人们在学习、办公、出行等可能出现的挑战?为自己或家人、为儿童或长者、为个人或团队,尝试改造现有产品/服务流程或进行创新研发,使之具有更便捷、智能化和人性化等特点。
案例:日本东京BLUE BOTTLE COFFE Pop Up Cafe咖啡 打造未来式咖啡售卖装置。利用AI 咖啡馆机器人“root C”的技术,使顾客可以通过屏幕订购并从储物柜系统中取走冲泡的咖啡。通过调整服务流程和产品的优化实现非面对面接触的购物,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和新的咖啡体验。
案例:洛杉矶 Production Club工作室设计的The Micrashell的外套覆盖上半身,有N95 过滤器以净化空气,还配备了套装蒸汽和饮料输送系统、集成扬声器、智能手机集成、计算机视觉安全摄像头和隐私驱动的语音通信器。既可以及时消毒抵御病毒,又方便人们继续外出进行正常的社交和娱乐活动。
案例: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所研发的AI沉浸式办公系统——智能办公室,是一个配备了人工智能引擎的模块化的实时控制工作区原型,该系统集成了多种新兴的空间增强技术,能够主动学习并动态转换环境,使工作者在其中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它可以通过非侵入方式感知工作者的生理或行为反应,自动将工作环境模拟成图书馆、咖啡厅、洒满阳光的森林,或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海边等等。
案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华大基因、上海易托邦联合设计研发的气膜“火眼”实验室灵感来自“基因——细胞——人”和“人——建筑——城市生命体”的同构关系,具有密闭膜材、空气管理、适合空运、快速搭建、灵活布局、智能交互的特点,创造了独具美感、未来感和科技感的气膜实验室。
这种智能集成的功能模块和气膜帐篷的空间组合(模膜组合)在后疫情时代将逐步形成应对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整体解决方案,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
空间/环境
ABOUT
请思考后疫情时代,我们所处的家居、社区、学校、商场、公园等空间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可以从个人防护、公共开放、社交需求等角度切入,针对后疫情时代的生活方式,创造你所设想的更安全、稳定、理想的空间环境。
案例:Ori Pocket Studios机器人家具新型智能家居包括可移动的机器人家具(robotic furniture)、人工智能系统、摄像头等,能实现只需按下按钮就可毫不费力地移动、拓展和折叠它的每个组件,把单个房间变成多功能空间。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很好地解决了小空间生活的问题,也能很好地适应居家生活更多可能需求。
案例:多伦多 Lmnts户外工作室设计的透明无框网格穹顶瑜伽房创造了一种“保持活跃、专注和健康的创新方式”。每个参与者都能拥有超过10平方米的私人健身空间,使用者自己的穹顶上还有加热器和风扇。
后疫情时代防疫的设计是重要的一环,但“隔离”不是唯一的方式。能保证安全的社交距离的公共空间和相关的设计或许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健身房也许不再只是固定的位置和单一的功能。
案例:瑞士公司UrbanFarmers设计的未来主义菜园Globe/Hedron是可安置在家中或社区的圆顶农场。内部设有一个鱼缸和六层的蔬菜种植区域。植物吸收被鱼类污染的水体作为养分,生长、净化、返回水族箱,形成一个生态的循环。这种既方便又环保的方式巧妙地利用空间,帮助解决特殊情况下的食物问题。
案例:位于鹿特丹中央车站前来自设计师Cosimo Scotucci的方案Physx,该装置的表面由弹性纤维制成,人踩在薄膜上时会吸收压力,根据不同的重力产生不同强度的彩色。不仅没有限制人们自由移动,而且动态地显示人与人之间社交的“安全距离”。
案例:新加坡樟宜机场利用清洁机器人对高频使用的门把手、扶手带、柜台端等区域进行多次清洁,还在航站楼增加了手部消毒器设备以及无接触式卫生间的改造。一系列全新无接触式、清洁卫生的举措,为乘客带来更安全、便捷无缝的出行体验。
案例:越南Hoang Nhat Anh的作品“隐形面具” 公园垂直交叉的大小限制了两个以上的人在上面行走。两个垂直交叉点的高度不同,以避免直接接触。沿着这些长廊形成的个人空间让用户意识到空间仅供一个人使用,以营造独立的休闲空间和相对安全的社交环境。
(案例来源于网络)